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356体育平台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连日来,各省区市党委、纪委及时学习传达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严防“表面文章”
前不久,某基层干部为应付上级检查,“深入”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试图代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结果被抓了个现行。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如此弄虚作假,是典型的做表面文章,结果必然是欺人害己。
为防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各地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
山东省督促各市、县党委政府本着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脱贫计划,力戒脱离实际、随意提前,防止层层加码、虚假脱贫。内蒙古、贵州、黑龙江等地严肃查处打折扣、搞变通、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行为,特别是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行为。
扶贫“奶酪”动不得
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问题,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这是各地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又一“撒手锏”。
“请客吃饭花了600元,拿扶贫款付的”“外面欠债1000元,先拿扶贫款垫支”“打麻将输了500元,用扶贫款应急”……
把黑手伸向扶贫款物,可谓“古佛脸上剥金,鸡脚杆上刮油”,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自然是各地治理的重点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查处涉农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行动,严肃查处骗取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挥霍浪费、监守自盗等问题,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从严从重查处。山西、安徽、四川等地加大查处力度,对扶贫工作中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问题的,既严肃追究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又坚决追究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
督查督办不含糊
各地定期梳理汇总信访举报问题,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查处机制,对问题突出、反映集中的督查督办。
7月6日下午,重庆市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调研座谈会召开。巫溪县白鹿镇下坝村党支部书记卢和平一口气说出当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6个方面问题。与卢和平一样,直指问题“病灶”成为与会同志发言的“标配”。
会后,一场针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大起底迅速在全市铺开。今年以来,重庆市纪委已向区县交办5批101件问题线索。近期,市纪委书记、副书记还将分别带队到区县进行督查,重点督查交办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情况。此外,江西、356体育平台、西藏、新疆等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深入开展问题线索大排查,定期梳理汇总信访举报问题,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查处机制,对问题突出、反映集中的进行督查督办。
增强群众获得感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考校着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履职能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以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作为工作指引,把握职责定位,保持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
“咱家的扶贫补助金领到手了吗?都有什么项目?每个月领多少……”7月5日下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纪工委干部曾华庆来到叶厝村精准扶贫对象张惠珍的家中,一一询问扶贫补助金的发放情况。据了解,福建省各市县纪检监察机关近期组织力量,开展精准监督、入户访查,核实扶贫项目和资金落实情况,受理群众举报。各检查组已形成“问题清单”51个,提出问责意见14条。
不止福建,天津、广西、海南等地同样注重以精准监督助力精准扶贫。天津聚焦突出问题,查“精准”、查“贪占”、查“账目”、查“真假”、查“走样”,确保脱贫成效让群众认可;广西紧盯扶贫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发放管理、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加强监督检查;海南督促职能部门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识贫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背后的腐败问题。(记者 戴南)
友情链接